爱情和早年成长经历
发布日期:2009-10-22 浏览人数:2697
|
最近,总有很多确定的信息撞进我的大脑。
爱情!这本来就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主题,然而随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人们发现原来我爱谁,怎么爱,这都和母亲如何爱我有直接关系。接着,那些专业领域中的权威学者们拿着科学这根棍子,试图去撩拨爱情的面纱。
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学者们把婴儿分成: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借此,专家学者们便可推论出一个安全型的婴儿长大以后在爱情中的表现也是安全型的,而回避型和矛盾型的婴儿长大以后在爱情中会重复幼年时与母亲关系的那种方式,并一次又一次的体会着痛苦,这里我并不是想要着重介绍这些类型的特质,而是想说人真的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划分吗?人类复杂的情感真的就可以这样划分吗?
很多人喜欢收集这样的确定信息,简单的说这是人类内心不安全感的直接体现。似乎有了这些确定的信息,我们的生活就有明确的方向,似乎当我根据划分标准对照自己以后,就可以了解原来我是矛盾型的人,原来这些都是源自我的幼年经历,原来我在感情中屡遭“不幸”都是因为我是矛盾型特质的人?老天!很多东西顺着推理是可以接受的道理,然而如果反推回去似乎就会让人迷茫。生活中,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做着正推和反推的工作,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内心充满挣扎,有那么多正感受着撕心痛苦的人恰恰是因为体会了正推和反推的过程带来的矛盾和迷茫。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这是个确定的世界!一切都有确定的标准可以依照,作为世界中的一个成员,你就要按照确定的方式生活!但是,自然提供的生活状态是如此的不确定,我们从此开始焦虑,开始烦躁,开始了又一次寻求确定世界的旅行。
就如矛盾型的人,确定的标准告诉我们:他们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遭到拒绝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总是担心会被伴侣抛弃,担心自己在伴侣心中的位置不够重要等等。这样的标准提供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告诉矛盾型人自己:你在爱情中得不到幸福是因为你性格中有这样的弱点,要明白自己身上的问题,不要对伴侣‘死缠烂打’揪住不放的问‘你他妈到底爱不爱我?!’另一种可能是:给了他们的伴侣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你怀疑我不爱你,这是你的问题,与我无关’。我不知道这样的标准对爱情是建设还是摧毁。没准,这样的配合也是一种精神上施虐与受虐的完美搭配呢?没准,这两个人正在享受这份痛苦带来的快乐呢,也许痛苦与快乐就是一对双胞兄弟,并非是敌对的两面。
也许就爱情本身而言,所谓的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可能都会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也许是出现在爱情的不同阶段,也许是出现在与不同的恋爱对象的互动中。就如回避型的特征:害怕被拒绝,隐藏自己的感情,不能体察别人对自己的感情,一旦有人示爱首先感觉到的是怀疑,羞于展示自己的感情……。如果,抛开之前我确定的说这是回避型的特点,而只是根据这些内容让你感受这种情感,大概更多的人会说:这分明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嘛!
以上我说的这些相信一定会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抨击,因为他们费尽心力的把这些类型分类并核算出百分比数字,根据统计学标准给类型编写标准说明。这些工作的确是有意义的,更多的人希望获得确定的东西借此来暂时安抚内心的焦灼,无论这份焦灼今后是否会变本加厉的找回来,但此刻我们需要!需要借此让我们认命!
|
| |
义乌喜相逢婚介 义乌喜相逢婚介所 义乌婚介 金华婚介 东阳婚介 浦江婚介